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佛教在中亚、南亚、南洋群岛地区较有影响,对于欧美接受佛教思想和文化的认识则较陌生。
在19世纪时,随着欧洲列强在印度与斯里兰卡等殖民地扩张,一些殖民地官员和学者对佛教教义及艺术产生了兴趣。至20世纪末,有更多西方人修学佛法,把佛法实践到生活中,形成一种风潮。
欧洲的知识分子如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神秘主义者布拉瓦茨基夫人都受到佛教影响。据美国《基督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曾报道(2006):“佛教最吸引西方人的地方之一在于,人们认为像达赖喇嘛和一行禅师这样的杰出佛教大师们在向社会贡献智慧,而不是在要求别人信奉什么。”
这个11月,拉曼大学理学院院长—— 林心光博士将与您一同走进西方佛教,共同探讨从后殖民地时代的佛学到西方佛教的成立,再了解西方佛教中究竟有着什么特色。
课程详情如下 👇🏻
⏰ 时间: 下午2点 – 4点
🎥 平台: 法情直播室
🗓 日期:
6/11/2022 后殖民地时代与佛学的成立
13/11/2022 西方佛教雏形与成立因缘
20/11/2022 西方佛教的特色
课程导师

马来亚大学理学士、硕士、博士,主修化学。曾任马来亚大学理学院助教、多媒体大学讲师,现任拉曼大学理学院院长、副教授。林博士是槟城人,早期在槟城大英义学(Penang Free School)接受中学教育。接受英文教育的他,自学中文,能说能读不会写,常翻阅《大藏经》。此外,喜爱语文的他,亦靠自学能读懂梵文、巴利文、日文、德文,便于他作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