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情学堂

共存与共荣 ——天地间一个林连玉

徐威雄博士

4月27日,在全马华团大会争取公民权宣言中,我们的族魂,林连玉先生曾提出:

“我们的子子孙孙,将要世世代代在这可爱的土地上,同工作,同游戏;在遥远的将来,更可因文化的交流,习尚的相染,把界限完全泯灭,而成为一家人。我们当前的责任, 就是要为我们的子子孙孙打好友爱与合作的基础, 培养起共存共荣的观念。”

马来西亚华人在这片土地上,是马来西亚人,也是同时承载着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的华族。民族文化精髓得以世代流传除了依赖口耳相传,更多的是依靠华文教育。自马来西亚独立以来,华教之路并不平坦。林连玉先生毕生致力于民族的平等,国家的进步;他将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奉献给华文教育,为此付出巨大牺牲。

时至今日,我们能够继续享有华文教育并不是必然,而是背后一群华教斗士凭着爱民族,爱后人的精神奋斗的结果。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体系的维护以及存在,能够拥有独立的华文小学、中学、各种院校,可以堂堂正正的学习华语,这一些权利,都脱离不了族魂林连玉和以他为首的继任者和各个华教斗士换来的今天。

这个7月,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讲师兼林连玉纪念馆馆长——徐威雄博士,将带我们一同走入林连玉先生其人其时代、只掌挽狂流和遗恨与遗德,共同了解天地间一个林连玉。

课程详情如下 👇🏻
⏰ 时间: 下午2点 – 4点
🎥 平台: Zoom
🗓 日期:
9/7/2023 其人其时代
16/7/2023 只掌挽狂流
23/7/2023 遗恨与遗德

课程导师

徐威雄博士 徐威雄博士 Author

博特拉大学外文系中文组讲师,林连玉纪念馆馆长。

推荐课程

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谈到儿童文学,必定谈到童诗。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童诗能源于真实故事,也能滋生于自身想象。童诗的受众绝不仅限于儿童,成年人同样可以创作童诗。有些童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