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韵: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1讲
马来西亚华人民间文学
第2讲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第3讲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圈的形成与内涵

南洋华韵: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马来西亚这片多元族群共生的土地上,华人文化走过数百年风雨,从南来初迁的根植落地,到在地文化的融合与重塑,留下的是一段段扎实可感的文化印记,也是一部部尚未完结的集体生命史。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并非静止的遗产,而是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它既有口述文学、节庆礼俗的温柔坚韧,也有面对殖民压迫、语言政策乃至全球化冲击时的自我调适与再创造。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理所当然,而是每一代人共同的选择。

今日的我们该如何理解“华人文化”?又如何在这片熟悉却不断变动的土地上,重新凝视“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身份?

本课程荣幸邀请廖文辉教授主讲。廖老师是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和中文系教授,亦是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东南亚华人史研究,著有《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2006)《马来西亚华人史》(2025)等代表性著作。他将以深厚的史学功底与广阔的文化视野,带领我们穿越时间的长廊,回望马华文化如何扎根本土、开枝散叶,也思考它在当代社会中的位置与未来走向。

如果您对历史、文化、族群认同与社会变迁充满好奇,这将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文化之旅。

穿梭历史风云,聆听文化回响。这个五月,让我们一同走进“南洋华韵”的世界。

课程导师

廖文辉 廖文辉 主讲人

马来西亚人,祖籍福建安溪。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马来亚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中国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和中文系教授、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史和华侨华人。著有《马来西亚华人史》(2025)《百年锡乡:林明华人史志》(与曾国来合著,2023)、《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2022)、《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2019)、《许云樵评传》(2014)、《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2011)、《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2006)、《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2006)等,另有编著、主编和校注各类文献近20种,并有百余篇论文发表于海内外。

课程资讯

课程导师

廖文辉 廖文辉 主讲人

马来西亚人,祖籍福建安溪。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马来亚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中国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和中文系教授、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史和华侨华人。著有《马来西亚华人史》(2025)《百年锡乡:林明华人史志》(与曾国来合著,2023)、《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2022)、《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2019)、《许云樵评传》(2014)、《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2011)、《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2006)、《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2006)等,另有编著、主编和校注各类文献近20种,并有百余篇论文发表于海内外。

这课程有提供证书吗?

线上中文母语课堂课程都有提供证书。

【法情学堂 – 线上中文母语课堂】完成课程后,只需提交一份300字的心得报告即可获得电子证书。

【法情专题讲座】- 法情专题讲座没有提供证书。

是可以的!法情学堂是 SPLKPM 认可的 e-pembelajaran 平台之一。完成课程后,领取证书;就可以到 SPLKPM 网站提交6小时的 e-pembelajaran。

有的,所有法情学堂课程都提供回看。请允许我们团队几天时间剪辑并上传。

Avatar photo
廖文辉课程导师
马来西亚人,祖籍福建安溪。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马来亚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中国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东南亚学系和中文系教授、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东南亚史和华侨华人。著有《马来西亚华人史》(2025)《百年锡乡:林明华人史志》(与曾国来合著,2023)、《马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与嬗变(1800-1969)》(2022)、《马来西亚:多元共生的赤道国度》(2019)、《许云樵评传》(2014)、《马新史学80年——从南洋研究到华人研究(1930-2009)》(2011)、《华校教总及其人物(1951-2005)》(2006)、《华教历史与人物论集》(2006)等,另有编著、主编和校注各类文献近20种,并有百余篇论文发表于海内外。

推荐课程

遗传统治学: 生活中99%的人忽略的十大遗传秘密,你中了几个?

宋明家博士

鼠鹿的智慧:满剌加的史实与马六甲的故事

安焕然博士

千年词话:从“涩”字看中国文人的精神追求

李小雨博士

Pendidikan Malaysia dan Dunia – Berhaluan atau Berhuru-hara?

Dr. Othman Talib

阅读的未来·未来的阅读

朱自强 · 张祖庆 · 黄国珍 · 丘美珍 · 蔡佳璇 · 曹刚 · 欧雯 · kuekserkuanghong · 马来西亚全国班级读书会导师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