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情学堂

清初词学三论

陈昌强
  • 你必须注册此课程,才能存取课程内容

词在经历元明二代近四百年的衰微之后,在明末突然焕发出耀眼光芒。

从历史层面考察,清初是一个由乱世走向盛世的过程; 从文学史层面考察,清初文学也正是一个从衰颓走向繁荣的过程。

清初诗词的发展及观念上的变化,与当时代汉文人对满清王朝的心态转变密切相关。而汉文人心态的转变,又与康熙十八年博学鸿儒科的举办有着密切关系。

清初诗坛的主流是“遗民诗”。在当时汉族人民和清朝统治者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遗民”诗人。有的诗篇因受禁锢而失传,但流传下来的依旧富有反抗精神。

这个10月,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陈昌强博士将带领我们一起走进清初词学的世界,从南北宋之争与清代浙西词派的历史演进、论康熙皇帝的词学活动及其影响谈到“重光后身”说与清初词学演进。

课程导师

陈昌强博士 陈昌强博士 主讲人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历史学院出站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访问学者。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首届优秀青年学者,国家重大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全清词》主要编纂成员;目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文学、词学,已出版专著一部,整理点校古籍多部,并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文艺理论研究》《文献》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推荐课程

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谈到儿童文学,必定谈到童诗。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童诗能源于真实故事,也能滋生于自身想象。童诗的受众绝不仅限于儿童,成年人同样可以创作童诗。有些童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