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情学堂

经典、书籍与目录——国学三讲

杨金川博士 · 陆思麟博士

“国学概论”是大学中文系必修的一门课。然而“国学”是什么?

狭义而言,国学是为“一国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但是,学界尤其是汉学界对此说并不赞同,比如钱穆便曾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名词。”这里指的时代即清末至民国初年。当时提出的“国学”是指有文字书写,包括经、史、子、集的中华传统学术。

中华传统学术浩如烟海,要如何入门?法情学堂12月中文母语课堂特邀槟城韩江传媒大学学院中华研究院院长杨金川博士与讲师陆思麟博士联袂主讲“国学三讲”。

课题一谈国学内涵与经典推荐,主要分享国学概念的塑造,以及民国学人推荐学生阅读的经典有哪些,缘由又是什么。

课题二谈古籍的版本与流传,分享从甲骨到书籍,从抄本到印本书,经典从纷乱到版本的一致,其中少不了校勘和书籍的体例。

课题三谈古籍的目录和整理,分享古籍的校勘,从图书整理到目录的编撰,目录的分类等。其中重点讲介目录学的类型,以及如何通过目录了解古代的学术史。

欢迎有兴趣者报名,一览三千余年中华的传统学术概况与发展。

课程导师

杨金川博士 杨金川博士 Author

槟城韩江传媒大学学院讲师

陆思麟博士 陆思麟博士 Author

槟城韩江传媒大学学院讲师

推荐课程

童诗的欣赏与创作

谈到儿童文学,必定谈到童诗。 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童诗能源于真实故事,也能滋生于自身想象。童诗的受众绝不仅限于儿童,成年人同样可以创作童诗。有些童诗 ……